您所在位置:
首页 > 陇检要闻 > 陇检时空 > 正文
陇检时空
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

天水检察机关“三个紧盯”探索文物保护公益诉讼“等”外领域效果好

时间:2020-10-27 15:42:18 来源:天水市院  作者: 点击数:

针对辖区内历史文物众多的情况,天水检察机关采取三项措施,积极稳妥开展文物保护领域公益诉讼“等”外领域探索,服务文化遗产传承,共摸排文物保护公益诉讼线索28件,立案28件,发出诉前检察建议27件,取得较好效果。

紧盯地域特色,汇聚合力重点突破。天水市院与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积极沟通联系,介绍检察公益诉讼职能,就携手保护文物达成共识,共同建立线索移送、案件办理、沟通协调等常态化制度机制,为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。积极探索专业化办案模式,抽调业务骨干成立文物保护专项工作办案专班,夯实办案组织保障。组织办案专班成员常态化开展培训,全面学习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,利用“检答网”平台学习相关典型案例,积极借鉴北京、山西等地发布的成功经验,为办好案件打下坚实理论基础。

紧盯关键环节,深入摸排确保质量。天水检察机关制定了周密调查计划,安排专人搜集文物名单,制作索引目录,对照目录查找地理位置,并分析研判文物保护薄弱环节,确定了以省级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摸排重点的工作思路。与市文化和旅游局组成工作组,先后深入武山县千佛洞、甘谷县华盖寺、秦州区玉泉观、麦积区仙人崖等文物保护单位,对其文物级别、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摸排,对文物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文物损毁风险防范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,共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7件。经排查发现,国家级、部分省级以及已开发为旅游景点的文物保护较为完善,但其它文物保护不足,部分文物损毁严重。如,在麦积山仙人崖景区“罗汉堂”西侧,发现僧人违规修建一处“药王庙”,严重影响了仙人崖景区的整体风貌,使国家利益长期处于受侵害状态,针对此类问题,检察机关先后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20份,督促履行文物管理和保护职责。

紧盯突出问题,抓住不放跟踪问效。从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到建章立制,两级检察院始终坚持把长效监督贯穿公益诉讼全过程,对每一件诉前检察建议,都持续跟踪监督,使检察建议真正落到实处。对立案的公益诉讼案件,更加关注整改效果,整改不到位监督就不停步。如在办理千佛洞石窟公益诉讼案中,由武山县院检察长主持,采用公开送达方式,向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、县宗教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,针对问题跟进整改,全程监督文物部门制定整改方案、申请经费及具体施工,促使影响文物整体风貌的水泥房、蒙古包等全部被拆除。以文物保护个案办理为切入点,深挖案件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,与相关部门沟通、讨论,促使完善管理制度,切实履行文物保护职能。

关闭